7/14/2009

[京都蜜月]跟著哲學宗師的足跡在哲學之道散步

23 June, 2009 -Day3
我們蜜月第三天的第一個行程是,哲學之道,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京都學派』的哲學大師西田幾多郎常在這裡沉思散步為名,他的哲學是從禪宗出發,以「場所」邏輯來加以詮釋和發展的「絕對無」的哲學。


到現在哲學之道變成了銀閣寺前最熱門的賞櫻步道,

這些櫻花原本是畫家橋本關雪栽種的染井吉野櫻,後來由橋本夫人送給當地分種,才成今日的盛況,

在不是櫻花的季節來訪,我們只能看著綠意盎然的櫻花樹想像櫻花盛開時的美景,

每個角落都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可愛擺設,

連建築都有可愛的歐風木屋,

藏在紫陽花叢裡的神祕餐廳,不知道會不會走出藝妓,

連咖啡館都小巧的可愛,

洗心橋畔的洗心工坊,原是八位京都在地的工藝家一起合開販售他們的作品,下次回來一定要登門拜訪。

7/13/2009

機緣樂章 原著 VS 賭命一線間 改編電影


一直以為這本是保羅奧斯特很早期的作品,因為有些隱喻太明顯,而且結局太具象了,跟他一直以來的晦澀帶點悲哀但是可以讓讀者充滿想像的結局完全不一樣,後來才發現這本寫的比『紐約三部曲』和『月宮』都還要晚,所以我一直覺得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給他不同的結局是保羅奧斯特彌補之作,雖然電影的結局也是不太高明,但是可以給對原著結局失望的人一點滿足,嗯~這才是保羅奧斯特的作品!

孤獨和存在一直是保羅奧斯特作品的重點,但是因為這一篇的主角有兩個人,所以一開始這兩個元素沒那麼明顯。這小說的內容很簡單,主角Jim得到了父親20萬的遺產之後,辭去工作開始開著車環遊美國,就在他錢快花完之前他遇上了Jack,Jack擅長賭牌,他正要參加一場他曾大勝過兩個富翁Flower和Stone的牌局,但他沒有賭本,於是Jim決定資助他參加牌局,然後把得來的錢扣掉賭本兩人平分,於是他們一起前往富翁家參加牌局,故事都這裏為止都像平凡只想致富的小說,也給讀者有著無限的希望,但是從他們按下以命運交響曲為樂的門鈴之後,一切開始變調,首先富翁擁有一個"The City of the World"的模型城市,這就隱喻Flower和Stone他們是擁有這座城市的神,當Jim指著一塊空地問,你們有何打算,他們說他們打算用愛爾蘭買來古堡的石頭的築一道牆,Jim笑笑說那就是一道哭牆,果然一語成殲變成他們後面的工作的寫照,因為他們不只輸了全部賭本和開來的車子還又多欠了1萬美金,所以他們只能築牆打工還債,一小時工資10元預計50天可以還完走人,就在他們即將還完債之際,他們發現一還完1萬元他們還是身無分文,連搭公車的錢都沒有,於是他們打算還完債之後留下來
繼續賺點盤纏離開這裡,



就在他們慶祝完成還債的50天之後,他們突然被索取這50天的餐費和所有開銷三千多元美金,於是年輕的Jack再也忍不住,他就逃跑了,但是Jim隔天發現Jack被打得僅剩一絲氣息丟在他面前,隨後又馬上被送走,Jim知道他逃跑無望,只能留下來默默繼續築牆還債,這段時間他又買了一架電子琴,藉以將他心中的鬱悶藉由敲打琴鍵發洩出來,這段是唯一跟music有關的橋段,但也是電影沒有的,還有他認為是監視他們工作的Kevin殺了Jim,所以當Kevin帶來他孫子來一起工作,Jim整個腦子裡只想殺了他的孫子報仇,一段內心的掙扎在這裡精采的上演,但是後來Kevin跟他說Jim在醫院已經康復離開了,可是Jim說什麼也不相信,當電影中Kevin很誠懇的說出這一段,讓人真的很想相信他,這就是保羅奧斯特有趣的地方,總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到底Jim是不是還活著?

終於Jim也做到還完所有欠債的一天,Kevin想示好邀他一起出門喝酒慶祝,Jim本來說什麼也不願意出門,後來坳不過Kevin跟他一起出門,在Pub,Jim贏了他女婿50美金卻不願拿,這裏又給了讀者衝擊,明明他就是很需要錢,如果有這50元他就可以早點離開,但是他就是不拿,這故事就是這樣,有好幾個轉折點,可是劇情卻都朝向最不可思議的方向前進,才造成最後的這些悲哀的結果,就像一首交響曲,不斷的鋪陳,高潮,然後又被後面鋪陳的高潮所淹沒,一直到最後結局倏然停止整首樂章。

書中的結局是Jim開著車載著Kevin他們回去,卻直直加速向對向車道的車子衝去,書就停寫在這裡,我想應該有很多讀者像我一樣覺得他們都死於車禍,這樣Jack的仇也報了,Jim的築牆監獄也解脫了,但是這個結局未免太過具象,所以就有了保羅奧斯特唯一作品的電影誕生。我一直覺得是因為作者不喜歡小說的結局,所以又拍了部電影,這部電影老實說非常忠於原著的平淡,但是又少掉很多細節,就是Jim的內心描寫,根本就是只為了不同結局而拍的,唯一比小說好的就是,當他們開始築牆後"The City of the World"就開始被放入他們築的牆,呼應Flower和Stone扮演神的隱喻,這是書上沒有描寫到的,

最後電影車子出了車禍,只有Jim生還,然後他走回公路搭上保羅奧斯特的便車,離開這裡,由保羅奧斯特客串最後的司機就是他認定電影結局的最好證明。

[京都蜜月]京Lounge 咖啡 六曜社

22 June, 2009 -Day2
這是我們兩次京都之旅唯一光顧兩次的咖啡店,

都是在夜裡光臨地下室的六曜社,

其實會再光顧有個原因就是這個上次遺珠的炸甜甜圈,

還有這個夜晚Lounage Bar聽著爵士樂放鬆的感覺,

我們沒有喝酒,只有喝著熱咖啡也陶醉在這樣的氛圍裡,嗯~京都的咖啡喝起來迴盪在喉間的甘醇已經取代了第一次拜訪時的酸味,留給我無盡的餘韻想念......

[京都蜜月]京達人可麗餅 Mock

22 June, 2009 -Day2
就在我們背著大太陽在植物園跟花花草草玩累之後,我們想找家可以歇腳喝下午茶的地方,在北山通轉進下櫻町的路上我們被這家和我同樣在1976年誕生貼滿馬賽克的店所吸引,我們交換了一個確定的眼色之後就決定推門進來叨擾了,


進到店裡迎接我們的是帶著圓框眼鏡留著鬍子有點年紀很有個人特色的老闆,再看看店裡的擺設,都是些有點年紀的家具,還有個吧檯放著很多酒,看來晚上這裡會變成pub,看到他們有各種不同口味的Cider我就知道我們來對地方了,因為酒量不好的我到pub只能點這種加了果汁的alcohol,但是不是每個pub都有供應Cider,所以這也是我判斷這pub專不專業的地方,

從有禮貌老闆的手中接過menu一翻開,就聽到Sylvie驚訝的說,哇!都是可麗餅ㄟ,而且都很厲害喔,洋洋灑灑20~30種口味的可麗餅,但是全日文的菜單讓我沒輒,只好請老闆先上咖啡再讓Sylvie幫我點餐,

這是Sylvie幫我點的香蕉巧克力冰淇淋可麗餅,從沒看過這麼華麗的可麗餅,但是他的口味更勝他的華麗外觀一籌,用餐刀劃一道送入口中,主角不是甜滋滋的巧克力也不是新鮮的香蕉,而是那綿密的可麗餅,在口中調和了巧克力和香蕉的甜味,變成醍醐畫進我的喉嚨,就和它水墨畫的餐盤,我不敢相信竟然可以在日本吃到這麼道地的洋食可麗餅,

Sylvie的蘋果可麗餅可一點都不寒酸,就像清甜的蘋果泥和可麗餅在口中跳舞,

Mock可麗餅是我們這趟旅程最大的驚喜,天使熊和博土雄都滿意的笑了。

7/10/2009

[京都蜜月]京都府立植物園 賞花 5D2+小小白IS

22 June, 2009 -Day2
一早的雨早已消失不見,當我們到達這日本最古老的公立植物園時,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和這些美麗的花兒迎接我們,下完雨的植物園就像洗了一場清涼的澡一樣,花花草草都變得翠綠可人,不囉嗦,請賞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