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09

[京都蜜月] 桂離宮 日本建築的經典

24 June, 2009 -Day4
在書上讀過安藤忠雄談桂離宮讚喻為現代日本建築的起源,這次京都蜜月說什麼也要把這裡排進去,於是才有雨天路過拜訪京都御所,其實是到宮內廳預約今天的桂離宮參觀,

picture from: sankan.kunaicho.go.jp/guide/institution_katsura.html

桂離宮是於元和元年(西元1615年)八条宮家的智仁親王開始興建,到正保二年(公元1645 年),親王長子智忠親王繼承父業繼續擴建,成為現在我們所見的樣子,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莊成為日本天皇的行宫,改稱桂離宮。西元1976年1982年,日本政府為保護桂離宮展開「昭和大整修」計畫,將已經有350年歷史的桂離宮再延長壽命300年。


這是從表門到御幸門的小徑,隔絕外面的世界是進入桂離宮的轉換空間,

連接御幸門和主建築的御幸道,

這是『紅葉馬場』本來可以直達松琴亭,但是橋已斷無法通行,

現在只能取道洲濱步道,

從松琴亭向西眺望彼岸的月波樓和古書院,

松琴亭是桂離宮庭園最重要的建築,朝北面向庭園中心的池塘,

由松琴亭的一之間向西南眺望池塘中心『中島』,

這是松琴亭一之間和二之間的隔屏,藏青色和白色交錯表貼彰的裝飾雖然已有三百年歷史,現在來看還是讓人眼睛一亮,

這是桂離宮的『天橋立』,由連接沙洲中兩座小島的石橋營造日本三景之一宮津灣『天橋立』的海邊景色,

右邊就是『紅葉馬場』而來應有橋樑卻已不復存在的軸線,

桂離宮庭園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曲曲折折虛虛實實,不讓你一次看透,這座土橋在這裡看起來毫不起眼,

其實是走向佛堂『園林堂』的入口,唐破風筒板瓦的嚴肅屋頂造型不同於這裡其他以閑適放鬆建築使用為目的的柿板或茅草屋頂,定義了園林堂的特殊使用目的,

由笑意軒向北眺望又是完全不同的風景,

由笑意軒向西眺望桂離宮外的稻田,日本政府為保護保護這裡環境不要遭到破壞收購了外圍一萬一千平方米的土地隸屬於桂離宮所有。

再來就是主建築登場,

這古書院經過兩次擴建中書院和御幸御殿才成今日的風貌,其實這主建築也像庭園一樣,曲曲折折不讓人一次看透,

這就是為了招待水尾上皇特地增建的御幸御殿,

這是桂離宮御茶屋『月波樓』,能在這裡喝茶欣賞庭園美景應該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

來訪的客人經由御幸道穿過中門到這裡其實才是主建築的真正入口,

但是桂離宮的美妙不讓你一次盡收眼底,所以這主入口築了一道土牆把庭園阻擋起來,要讓你細細品味,

其實桂離宮的美不是只在於建築,池塘,造景,庭園植栽和步道,這些要素就像一層層的圖層疊成桂離宮的風景,以元素間的和諧存在才變成這裡美麗的風景,我想每個人來都會有不同的感動,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會因為這些元素在心中協調成屬於自己的桂離宮風景。

8/11/2009

[京都蜜月] 大山崎山莊美術館・莫內・安藤忠雄相遇的美麗

24 June, 2009 -Day4

這次到大山崎山莊美術館應該就把京都地區的安藤忠雄建築都收藏起來了,

大山崎山莊原是關西巨賈加賀正太郎建於三零年代的英式豪華住宅,經過幾次轉手,本來於九零年代要被房地產商改建為集合住宅,後由京都府和朝日啤酒所購下,並請安藤忠雄設計新館安置莫內名畫,並於1996年重新開放為大山崎山莊美術館。

我們搭了阪急電車到大山崎站之後,雖然離大山崎山莊美術館步行只要十分鐘,館方還是貼心地提供巴士接送服務,我們也搭上巴士到達美術館門口,準備拜訪這我們期待已久的地方,


沿路大樹的綠意阻絕了溽暑的熱意,沿路只有清涼相伴,


終於到了大山崎山莊本館,哇!就好像到有錢人家拜訪一樣,館內的收藏也是很居家式的親切,收集來的珍寶擺在山莊裡一點都不唐突,


這座蓮花池搭上山莊雪白格子窗的溫室,真的讓人有恍如身在歐洲之感,


再來就是安藤忠雄的存放莫內的『地下寶石箱』,

picture from: shingoando.blog83.fc2.com/blog-entry-56.html

從這到樓梯下來之後,我們進到圓形自然採光的空間,圓弧的清水模背牆和昏暗的光線讓我產生錯覺,莫內的印象睡蓮好像在隨波搖曳一樣,比起我在其他美術館看到的莫內更多了一股生命力,


安藤的建築成功用儀式性容納了莫內,


繞到後面看看新舊建築的對話,


安藤的建築也在和蓮花池對話著,莫內在後期也喜歡上日本的建築禪意,所以我在這裡感受到了莫內的蓮花在這裡正適得其所的盛開著,這是我最特別的建築體驗,


當然是和我最愛的人一起在這裡分享著,


大山崎山莊・莫內・安藤忠雄相遇的美麗,


親愛的,謝謝有你和我一起分享。

8/09/2009

分身 新型態的推理小說

More about 分身

一直沒辦法真正喜歡推理小說的原因是,為什麼推理小說一定要死人,就像流行歌曲為什麼一定要寫情愛一樣,然後整本書繞著如何找出兇手打轉,我不太喜歡花時間看了一本都是在找兇手的書,但是東野的『分身』就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他說的是複製人的故事,雖然過程也有死人,但是會覺得這本小說不是為死了一個人之後為找出兇手而寫的,再說這本寫在1993年的小說在十六年後讀起來卻沒有一點過時的感覺,一直認為東野是很認真的作者並勇於突破,在本書可以得到驗證。

從小就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一個有一個和我一樣的人做著同樣的事,當然這個『世界』並不一定是在地球上,而且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和我的另一個我相遇,直到高中物理課讀到正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愈引起毀滅,這我才覺得我還是不要跟另一個我相遇比較好,就讓我們繼續在彼此的世界生活下去吧!其實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就會發現『死亡』不再那麼可怕,因為這樣活著和死亡就變成相對的,因為離開了這裡還會有其他地方可以讓我存在著。

8/05/2009

[京都蜜月] 漫步石塀小路寧寧之道

23 June, 2009 -Day3
我們從曼殊院通直接到了石塀小路,這次沒有要和服變身,只想帶著Sylvie輕鬆地走走這她上次沒能好好逛逛有意思的地方,


我想應該是遊客的聒噪破壞了這原本應有的安寧,我們選在不是假日時拜訪也難得安靜恬適,


我想安靜應該是這裡應有的面貌,


接下來是和石塀小路垂直相交另一條也是很有意思的散步路線,


就是豐臣秀吉元配寧寧往來追思亡夫而建高台寺的寧寧之道,


當然我們沒有背負那麼沈重的包袱,


我們只是喜歡在這悠久的圍牆間散步欣賞這些歷史建築,遙想這些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所給這些建築更加傳奇的色彩,友人L君說得對,建築就像容器容納著這過去的一切,物換星移,最後還是剩下建築繼續在這裡見證這些潮來潮去,


我們京都蜜月的第三天在這有350年歷史的大雲寺前結束囉~

8/04/2009

多一天假日,很不一樣!



這個週六我請了假,使這個週末變成了難得的週休二日,多出來的一天的假日,可以多陪陪家人,多看看書,整理一下腳踏車,出去吃個飯,逛逛誠品喝個下午茶,到國美館散散步,還是比較喜歡一個禮拜有兩天假日的節奏。